宝玉石名称“猫腻儿”多

宝玉石名称“猫腻儿”多

翡翠、软玉、珍珠、水晶等宝玉石颇受消费者喜爱,但上海公布的一项抽查结果显示,近四成宝玉石的名称存在“猫腻儿”。

据分析,宝玉石名称中“猫腻儿”主要有4类

宝玉石名称猫腻儿多

其一,含糊统称,如将翡翠、黄晶、橄榄石等统称为“玉”或“玉石”,却不标明产品的实际材质;

其二,擅用“行话”,如将绿幽灵、太阳石等商业名称或“行话”用于产品标志,让消费者难以辨别;

其三,故意缺漏,如18k金镶嵌戒指,不标明所镶嵌宝石的名称,而不同宝玉石的价格差异悬殊;

其四,以产地命名。根据我国相关标准规定,除“和田玉”外,一般珠宝饰品不能以产地命名,但目前市场上所谓的“南洋珍珠”、“大溪地黑珍珠”等屡见不鲜。

鉴别翡翠真假

鉴别翡翠真假

1、天然翡翠

行话为a货,标志为“翡翠”,指未经过任何人工化学处理,材质天然的翡翠。它美观、耐久、珍贵、稀有,每一件都绝无仅有,可保值、增值。

2、人工处理翡翠

行话为b货、c货,标志为“处理翡翠”,指用强酸、强碱长时间浸泡剔除杂质,然后进行缝隙充填,改善透明度,甚至人工染色的翡翠。

人工处理翡翠在短时间内具有一定的装饰效果,时间稍长就会出现退色、断裂、变黄等现象。因此,处理翡翠看似精美,但实属人为改变其天然本质,已无保存收藏价值。

与《宝玉石名称“猫腻儿”多》相关的文章:

  • 如何正确清洗和田玉 如何正确清洗和田玉

    和田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(其三为陕西蓝田玉、辽宁岫玉和河南独山玉),中国把透闪石成...

热门文章